立即下载
好评中国|湘超:以草根之壤,育体育与文化共生之花
2025-09-15 17:19:44 字号:

长沙贺龙体育场的4万观众欢呼声中,湘超联赛的主角格外特别——有刚下班的国企职员、背着书包的中学生,还有退役老球员。这场“湖南人自己的足球联赛”,从诞生就带着鲜明“草根基因”,正是这份扎根大众的底色,让它既是足球爱好者的舞台,更是激活湖湘文化、拉动城市活力的纽带。

湘超的核心生命力,在于打破“体育只属精英”的壁垒,把赛场还给普通人。不同于职业联赛的“准入门槛”,湘超坚持“全民招募”:无论职业履历、年龄身份,热爱足球就能参赛。长沙队替补席上有刚考完月考的高中生,娄底队里有开餐馆的老板,这种“平民化”定位,让湘超跳出“小众竞技”圈子——它不再是电视里的遥不可及,而是身边人能参与、见证的“家门口盛事”。当观众喊出“那是我同事”“这是我们小区球友”时,体育的“归属感”便有了最真实的落地。

湘超没有让“草根”止于“热闹”,更用文化注入独特灵魂。赛事Logo紧扣湖湘特质,将“三湘四水”与“三高四新”战略融入“湘”字,蓝红绿三色对应湘水、红色文化与绿茵场,符号本身就是文化载体;各市州球队的“方言口号”鲜活有趣,衡阳“衡扫千军”、益阳“益锅端”,把方言与家乡热爱绑定。赛场上,文化还成了战术特色:张家界队主打“山水足球”,节奏如武陵源溪流般灵活;邵阳队带着“霸得蛮”韧劲,防守似崀山岩石坚固。湘超不止是踢足球,更是“演湘情”——观众看比赛,品的是熟悉的文化味道。

这份“草根+文化”的组合,更催生出可观社会价值,尤其在“体育+文旅+消费”联动上,湘超走出独特路径。长沙天心区赛场外设“湘超市集”,糖油粑粑、臭豆腐香气与球迷呐喊交织,开赛首周带动周边商户营业额增30%;常德、衡阳推出“观赛+文旅”线路,球迷赛后可去桃花源踏青、南岳衡山登高,赛事期间相关景区游客量同比升25%。这种“不止看球”的模式,让湘超从“单一赛事”变“城市消费引擎”,让体育成为连接“赛事、文化、生活”的纽带,让城市活力在赛场内外形成闭环。

湘超的火爆并非“偶然热闹”,而是抓住“体育回归大众”的核心逻辑。对当下群众体育而言,它的启示很明确:比起追求“专业度”,不如先搭“参与度”;比起造“明星效应”,不如深耕“地域认同”。当一场赛事能让普通人站上赛场、本地人看到文化、城市感受到活力,它就不只是比赛,更是滋养生活的“精神补给”。

未来湘超或许面临挑战,但只要守住“草根底色”、握紧“文化内核”,这片绿茵场就会持续热闹。因为它承载的不只是足球梦,更是湖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自豪——这才是湘超真正的“赢球密码”。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喜华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爱上宜章,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