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好评中国丨秸秆禁烧,湖南出招!政策发力守护“山水画卷”
2025-07-07 17:00:14 字号:

一部《若干规定》立下规矩方圆,一套《若干措施》播撒政策甘霖,湖南双轨并进、刚柔相济,让昔日的“焚烧难题”变成今日的“资源密码”,让秸秆从“烫手山芋”变身“田间宝藏”,全力守护三湘大地的壮美“山水画卷”。

曾几何时,秸秆焚烧是困扰全国的治理顽疾。全面禁烧政策虽遏制了污染,但秸秆还田技术瓶颈未解,综合利用链条断裂,堆放在田间地头的秸秆成了农民的“心头愁”。想还田,担心病虫害;想处理,缺乏技术和渠道;想利用,又无企业收购。久而久之,“一把火烧了之”的旧习屡禁难止,不仅消耗大量监管资源,更让生态治理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困局。

破局之路,始于政策创新。湖南以《若干规定》立规矩、明方向,以法治思维为秸秆治理筑牢制度根基;用《若干措施》出实招、给支持,以三年行动规划为秸秆综合利用绘制清晰蓝图。两部政策文件相辅相成,既划定秸秆利用的“硬杠杠”,也推出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扶持的“大礼包”,更明确责任分工,将秸秆治理纳入地方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让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治理“行动力”。政策落地,还需搭建高效桥梁。湖南全省布局50个秸秆收储中心,编织起覆盖城乡的秸秆“收纳网”,让秸秆变废为宝有了“直通车”。田间地头,收储站点化身“中转站”,农民只需将秸秆运送至此,后续运输、加工、销售均有专人对接;产业链上,企业依托收储中心,源源不断获取原料,将秸秆制成有机肥料滋养沃土、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点亮万家、加工成环保建材走进城乡。这张细密的收储网络,既破解了秸秆分散收集的难题,也激活了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当秸秆告别焚烧,三湘大地处处涌动创新活力。在南县,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变身优质饲料,助力畜牧业提质增效;在常德,秸秆压缩成型制成生物炭,为土壤注入“健康密码”;在岳阳,秸秆编织工艺推陈出新,环保产品远销海外。从“烧不得”到“用得好”,秸秆在科技赋能下,衍生出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大利用方向,真正实现“吃干榨尽”。曾经的农业废弃物,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企业发展的“黄金原料”、生态改善的“天然帮手”。

秸秆治理非一日之功,守护“山水画卷”需久久为功。湖南以政策为牵引、以收储为纽带、以创新为驱动,正在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产业不断升级、技术迭代创新,定能让每一寸秸秆都物尽其用,让三湘大地的蓝天永驻、青山长在、绿水长流,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新篇!


来源:今日郴州

作者:杨芳芳

编辑:胡喜华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爱上宜章,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