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芙蓉国评论 | 本科生“回炉”,这番“折腾”为哪般——“2024年就业启示录”之二
2024-04-11 09:59:53 字号: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曹茜茜

听说过“反向旅游”“反向考研”“反向学习”吗?在“金三银四”的求职当口,“反向学习”这个词火了。所谓“反向学习”,指的是一些已有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士选择前往职业院校接受培训。大学读完了,人生的轨迹却“拐了一个弯”,甚至像一些人说的那样,“走着走着又回去了”。这番“折腾”为哪般?

本科生“回炉”,其实严格来说是一种改善型学习。无论是就业后准备转行,还是用职业证书增加求职竞争力,都不是丢掉过往的学历从零开始,而是进一步提升自我和积累经验。这是年轻人教育观念和就业理念的良性转变——他们发现,能决定教育价值的不再只是学历,而是能否让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能否满足个人长期发展的需求。社会对成才的标准更为包容多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本科生“脱下长衫,反向学习”的思想负担。

“反向学习”虽然还是“星星之火”,尚未成“燎原”之势,其背后却蕴含了广阔的社会需求。有研究表明,在工业领域,正常的人才结构是1个科学家、10个工程师、100个技能人才。而据人社部统计,2022年中国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8%;预计到明年,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近3000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理论+技能”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既有职校生的技能功底,又有本科生的理论知识,相对契合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这或许就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做“两条腿走路”的“π型人才”的原因。

本科毕业后到职校学技能,高校又当如何体察社会脉动呢?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对技能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对口”也越来越难。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技术迭代升级迅速,在岗员工都必须持续学习前沿技术,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的人才更需要漫长的适应期。由此观之,打破大学“围墙”,推进普职融通、校企融合,是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近年来,从实施“湖湘工匠燎原计划”,到启动“楚怡工匠计划”试点,湖南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人才联合培养越走越深、越走越实。可以预见,职普融通的步子每往前迈一步,青年成才的通道就会更宽一分。

“本科学历为本,‘回炉’经历为用”,这般务实的举动,是大学毕业生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的体现。同时,这也为我们的教育培养体系提了个醒: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一个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教育体系也当紧随而至。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胡喜华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爱上宜章,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