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滁口镇长活村黄连寨上有两炉灶,自7月28日以来没打过烊。第一个炉灶,在72岁的村民黄红清家;第二个炉灶,在53岁的村民黄玲梅家。
来的都是客!
8月12日12时30分许,黄红清家里,厅屋两桌,侧屋一桌。厅屋上头的那一桌,客已坐满,已经开餐。厅屋下头的那一桌,三四个客还在等后面的客,桌上的玉米炖排骨、辣椒炒油豆腐、水煮茄子、清炒冬瓜、土豆丝,谁也没动一下。
“坐啊!坐啊!”
“来来来,这里有凳子!”
…………
来的客多了起来,黄红清又是招呼又是搬凳子,拄着拐杖从屋这头走到屋那头。
这一餐,30多个客人尝了黄红清的手艺。
这不算多,在黄红清家,多的时候有六七十个客人在吃饭。
来的客人是黄连寨的受灾群众。
“她年纪这么大,身体又有残疾,还要义务为我们这些受灾群众做饭菜,真是个好人!”
听到大家夸自己,黄红清内心涌动着欣喜,笑了好一会,接着风趣地说了一句:“你们不是一直讲我是个优秀的女人吗?”
7月28日,受灾较轻的黄红清家成了当地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黄红清做了早饭做午饭,做了午饭做晚饭,每天都要从早上五点多忙到晚上八九点。
“忙完坐下,她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可一直硬撑着,大家看了都不忍心。”受灾村民朱金昆对黄红清有“意见”。
第一个炉灶,黄红清掌勺,79岁的受灾村民罗香兰、73岁的受灾村民李志坪和62岁的受灾村民朱金昆一起打下手。“现在,除了在她家吃之外,我们4个人还在她家同睡一间房呢!”打下手的3个老人对黄红清很感激。
“我们是一个村、一家人,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重建家园!”把锅盖揭开,黄红清要大家不要有“意见”。
黄连寨上两炉灶,守望相助一家人。
吃过中饭,黄玲梅家里,82岁的村民黄抻嫦闲不住,正在准备晚上做菜要用的白辣椒。
洪水来袭,黄玲梅的爱人李剑飞第一时间帮忙转移群众。他们家因为地势较高,成了村民避险转移的“中转站”。
洪水过后,黄玲梅的家成了当地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黄玲梅掌勺,堂姐李秋英打下手,在她家吃住的受灾村民也帮忙。
“今天中午算少的,20多个人吃饭,平时都是五六十个人吃饭,有受灾村民,也有抢险救援人员。”黄玲梅说。
“你看,这么多好心人帮我们重建家园。那我们自己呢?乡里乡亲,更要互帮互助嘛!”李剑飞由衷而言。
截至8月12日,黄玲梅和李秋英已忙了16天。
“和她们几个比,我做得还不够!她们几个,饭菜做得蛮不错!”想到黄红清等4个老人还在为抢险救灾尽力,黄玲梅的干劲更足了。
黄连寨受灾了,但群众的心近了,也更齐了!
来源:郴州发布
编辑:胡喜华
本文链接:https://wap.yizhangxww.cn/content/646842/59/14183644.html
热门评论
打开爱上宜章,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