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邓昌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2023-10-12 08:52:09 字号:

“军人”一个响亮的称呼,承载着人民赋予的责任与希望。保家卫国时,他们冲锋在前,脱下军装后,他们始终不改初心,继续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五岭镇樟桥村退役军人邓昌盛,赓续部队优良传统,扎根基层,用心耕耘农村“沃土”,勇当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积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图片

本着保家卫国的初心,1996年邓昌盛选择参军入伍,在军营里,他磨砺了韧劲,培养了闯劲。1999年从部队退伍后,他也曾向往过大城市的繁华,但在外漂泊多年后,最终还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开启创业之路。

退役军人邓昌盛说:“在外面漂泊多年,总想着回来创业,最起码可以解决地方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图片

2008年,他投资50万元,流转土地30余亩,种植脐橙和柚子,吸收低收入家庭人员30余人务工。随着家庭农场的发展,2016年他又动起了扩大发展的脑筋,如何才能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经多方考察,发现鹅肉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他投入120万元,开始生态养殖朗德鹅。

邓昌盛说:“在部队三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练就了不怕苦、不怕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片

为了让更多的乡亲们也走上养鹅致富路,2016年,邓昌盛带领4户贫困户、2户村民和一名退役军人,开办起宜章县折岭种养专业合作社,同时还发展20余户村民养鹅。他先把鹅苗赊给养殖户,还负责传授养殖技术,等到鹅养成,收回成本,再收他们的本钱,如果养殖户找不到销路他又负责回收成品鹅,彻底解决村民养鹅的后顾之忧。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跟着他一起干的4户贫困户也摆脱了贫困。

五岭镇樟桥村村民杨新莲说:“在合作社打工每个月收入有两千多,在村里面做事有这么高的工资已经很知足了。”

随着事业蒸蒸日上,邓昌盛不忘家乡的建设。该村曾经的通村公路坑坑洼洼,大晴天一路灰尘,下雨天泥泞不堪,既影响村民出行,又阻碍了村里发展。2019年,他积极向政府争取项目与资金,并自筹资金250万元,完成了樟桥折岭下自然村4.8公里的通组公路路面硬化。2021年,心系家乡的邓昌盛被推选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

图片

上任三年,邓昌盛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干,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大兴农事,新建高标准农田灌溉水渠600余米,机耕道1000余米,让村民在持续增收中有更强的获得感;新建篮球场、村活动中心,有效推动村文体事业发展,让村民更具幸福感;新修水池解决村民饮水安全,动员村民自筹,修缮、疏通灌溉水渠超12000米,完成20个组通组公路的路面硬化,解决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五岭镇樟桥村村民杨贤军说:“邓支书一上任就把我们村的水利灌溉解决了,水利有保障,我们种田信的心更足了,真的太感谢邓支书了。”

尽管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让邓昌盛感到充实与忙碌。今年,他又种植了70余亩玉米,用工超过320人次,解决了部分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

闲暇时,邓昌盛也会来到果园,看着果树下鹅群欢快,他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烨

编辑:胡喜华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爱上宜章,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