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没有功劳就是罪过
2017-06-07 16:24:33 字号:

  有一官员,死后到“阎王殿”,声称自己生前无论到哪里,都是只喝一杯水,现在耒冥府报到,无愧于鬼神。“阎罗王微微一笑”说:“设立官职是为了治理民众的事情,下至管理驿站、河闸等,都有应该做的事。仅仅认为不要钱财就是好官,那么把木偶放在大堂上,它连一杯水也不喝,不更胜过你么?”这位官员又辩解说:“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过”。阎罗王说:“你这个人不论干什么都只顾保全自己,×案×案,你为了避免嫌疑而不表态,这不是有负于百姓么?×事×事,你拈轻怕重,而不去做,这不是有负于国家么?《舜典》中是怎么说的?没有功劳就是罪。”这位官员顿时锋芒大减。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这则故事,虽是借鬼神说事,但“无功即是过”的道理令人深思。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党员干部是否有担当,最直接、最核心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办成大事。是否能解决难事,是否能真正有所作为。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一直是好干部的硬标准。所谓敢于担当,就是要有“无功便是过”的觉悟。有的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有的人总是‘和为贵’”,面对是非态度暧昧;有的人“爱惜羽毛”,而对大事难事裹足不前。这样的人看似没有触犯党纪国法,但如此尸位素餐,与木偶何异?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敢于担当,首先要承担起身上的责任,履行好应尽职责。党员干部肩负党和人民重托,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理应有所作为。这既是本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更是实践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回顾历史,诸如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沈浩和当代的廖俊波等优秀党员干部,无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有敢为人先,勇于作为,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面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不会用”的窘境,便使出拖字诀,高挂免战牌。一些党员干部不作为的背后,正是本领恐慌的现实表现。担当不是口号,只有铁肩才能担道义,也只有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必须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实干本领,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担负起改革发展、民族复兴的重任,才能继续带领群众取得新的成绩,不辜负群众的重托与期盼,才能真正彰显共产党员的担当本色。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以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激活党员细胞活力,增强示范带动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生机与活力。

来源:

作者:邓盘瑛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