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抗日战将--陈光(之一)
2015-08-13 17:14:15 字号:

  编者的话

  红网宜章站讯(罗东进 陈晓星)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本报扩大版面,专题报道宜章人民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抗日英雄事迹,牢记历史,传承精神,启迪后人。故事动人心魄,好多史实为第一次发掘。我们坚信,通过抗战专题报道,将极大地提振精神、鼓舞斗志,为宜章这块红色土地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找到更加深厚、更富激情的驱动力。

  抗日战将——陈光(一)

  前言:陈光是八路军115师代师长,是享誉中外的抗日名将、令人景仰的民族英雄,本报将从这一期开始,连载他的抗日故事,读者可以由此,了解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军事艺术,感受他气壮山河、热血报国的赤子情怀以及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壮哉,陈光,宜章人民为有你这样的优秀儿女而感到无比骄傲;伟哉,陈光,你的崇高精神和磊落胸怀与日月同在!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成功的歼灭战。这一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抗日军民的民心士气。

  陈光作为八路军115师主战旅343旅旅长,在平型关战斗中的具体细节,至今未见书面记述,陈光的夫人史瑞楚讲,战争年代由于保密,陈光从不讲自己的作战经历,只是偶然一次机会听他说,打平型关时,他几乎七天七夜没睡觉。

  本报从《陈光画传》节选了陈光代替林彪担任115师师长以后指挥的几个主要战役和战斗,以飨读者。

  保卫黄河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日军占领察、绥、晋、冀四省大部和山东一部,控制了华北主要交通线。国民党军退出冀、察全境和晋、绥大部及山东北部。

  1938年初,日军为确保其对山西的占领,曾多次进占黄河渡口。2月26日,日军第20师团一部南下占领隰县,28日占领临汾,同日占领军渡、碛口,直接威胁陕甘宁边区。毛泽东电示第l15师:“敌军从军渡、债口猛击河西,准备渡河,绥德危机。”要求第115师“主力转人隰县午城、大宁地区,寻机作战,相机消灭该敌”。遵此命令,第115师(欠344旅)向隰县午城地区开进。

  3月2日,林彪被晋军误伤。集团军总部任命陈光代理八路军第115师师长,686团团长李天佑代理343旅旅长,686团政委杨勇兼代理团长。

  3月14日12时许,师直警卫连作为先遣分队,在午城镇以东,与从蒲县西犯的日军步骑兵1000余人遭遇,先遣分队按预案先敌展开,抢占有利地形,先机开火,经2小时激战,毙日军100余人,随后转移至午城西北高地,继续牵制日军,掩护主力进至机动地域。14时许,日军进占午城,继而西犯大讯陈光命令343旅隐蔽于大宁以东之罗曲、午城、井沟公路两侧地域。

  16日,日军20师团轴重部队200余人,附骡马100 余匹,由午城西进至罗曲村附近,被预伏的685团全歼。17日下午,蒲县日军出动汽车60余辆,向大宁运送物资,当进至井沟以西,预伏的686团全线出击,歼日军200余人,缴获汽车6辆,残敌西逃午城。同时685团于罗曲村击退由大宁出动接应其辎重的日军500余人。当晚,343旅主力夜袭日军兵站午城镇,尖刀班化装成日军潜入镇内,内外夹攻,毙守敌50 余人,烧毁汽车54 辆,其余日军乘夜突围。

  陈光判断,日军遭此打击必来报复,遂以686团和汾西游击支队预伏于井沟至张庄公路两侧高地,打击由蒲县来犯之敌;以685团置于午城南北高地,准备阻击大宁出援之日军。

  3月18日晨,日军108师团步骑兵800余人和一个炮兵中队,由临汾经蒲县进犯午城。14时许,日军先头部队进至井沟地区后,加强搜索警戒,不断火力侦察,我预伏部队沉着隐蔽,待敌后续部队全部进入伏击圈后,突然发起攻击。日军陷人混乱,一部窜入井沟、张庄据守,一部占领张庄以南地域顽抗。343旅迅速调整部署,对日军展开全面围死激战中,日军出动6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我军阵地,投弹100余枚,我军阵地硝烟弥漫,日军乘机疯狂反扑,企图突围,均被我军英勇阻击,战至天黑,日军仍未得逞。当晚,我军以小分队组成战斗群,攻六汗城镇,将敌大部困于窑洞之中,逐洞歼灭。战至19日晨,日军仅100余人逃窜,其余全部被歼。

  午城、井沟战斗,共歼日军1000余人,缴获、击毁汽车79辆,缴获枪支200余支,轻重机枪10挺、山炮4门、骡马200余匹,以及大量军用物资。第115师伤亡干部59人,战士274人。

  井沟午城战斗的胜利,切断了日军蒲县至大宁的补给线,迫使日军东撤,迟滞了日军西渡黄河进犯陕甘宁的战略企图,为建立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和巩固陕甘宁边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2日,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致电陈光、罗荣桓并杨尚昆,指出:由于日寇严重进攻,山西许多顽固分子的逃跑和八路军新的胜利,都造成了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为了建立吕梁山抗日根据地,电报要求一一五师与决死二纵队、三纵队及行政主任张文昂等密切联系,恢复晋西南抗日秩序,肃清汉奸,逐渐淘汰政权机关中的腐化动摇分子,吸收坚决抗日而有能力的分子加入政府,加强政府战时工作。电报还要求陈光、罗荣桓设法与中共山西省委张友清、黄弊等取得联系,并要省委与一一五师师部一起活动。4 月上旬,陈光与罗荣桓率第l15师北上,到达汾阳、孝义地区,师部驻在孝义碾头村。

  9月上旬,日军华北方面军为策应武汉作战和“扫荡”吕梁山区,以108师团沿汾离公路西犯,先后占领离石、柳林,进逼军渡、碛口,再次企图西渡黄河,进攻陕甘宁边区。

  日军因屡遭打击,这次格外小心,加强了侦察与警戒。进军前日军在公路两侧设立据点、构筑碉堡,部队行进时,前有尖兵开道,后有部队掩护。

  经过勘察地形和敌情侦察,陈光、罗荣桓决定在汾离公路伏击日军辎重部队,以切断其补给线。

  9月14月拂晓,343旅686团进至汾离公路的吴城镇东南薛公岭附近。这里是日军来往必经之地,道路弯曲,两侧山高林密,便于隐蔽。日军在公路北侧制高点筑有一高大碉堡,成了我军作战障碍。686团趁晨雾弥漫,绕过碉堡,进入预伏地域,埋伏于公路两侧,以南侧为主。10时许,由汾阳西进的日军汽车20辆,载步兵200余人及轴重进入我军伏击圈。686团炮兵连首发命中,摧毁日军碉堡,设伏部队同时出击,冲向日军。经1小时激战,全歼日军,缴获汽车20辆及一批物资。驻王家池日军听到枪炮声,向汾阳告急求援,但电话线早已被割断,出兵增援又恐遭伏击,只得向薛公岭方向盲目开炮,长达数小时。第二天,汾阳日军出动一个联队及伪军1000人,赶到薛公岭,仅拉回200具尸体。

  薛公岭战斗阻断了前方日军给养。为了打通补给线,16日,日军以100余人押着一车粮食试探前运。陈光将计就计,命令部队放行。17日拂晓,343旅补充团受命,再次于吴城镇至离石间的油坊坪设伏。果然,日军出动20辆汽车,在200 余步兵护送下,进人我军伏击地域。我部发起猛攻,激战1小时,歼日军100余人,击毁汽车9辆,缴枪100余枝,炮1门及一批军用物资。

  日军补给中断,被迫于19日由离石东撤。陈光令部队于薛公岭东南王家池附近公路两侧有利地形再次设伏。部署是:685团2营、686团2营、补充团2营于公路北侧实施主要突击;686团、补充团各一部于路南侧实施辅助攻击。20日拂晓,各部进入预伏地域。9时许,日军800余人进入伏击地域,各伏击部队同时开火,各以一部拦截、堵击日军头尾,主力分割围歼,经1小时激战,日军“除16名被生俘外,旅团长山口少将以下800余名无一漏网,均被击毙”。此役缴获战马100余匹、枪400余枝。

  汾离公路三战三捷,共歼日军12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西渡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的企图,保卫了黄河河防。

  午城、井沟战斗和汾离公路三战三捷,是陈光在林彪负伤后,临危受命,接任第115师代师长一职后指挥的成功战例,集中体现了陈光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娴熟运用和军事指挥才能。

  陆房突围

  日军驻山东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得知这支八路军就是曾在平型关重创日军的第115师后,调集济南、泰安、肥城、东平、坟上、充州、宁阳等17个城镇的8000多日军,汽车、坦克百余辆,火炮百余门以及空军支援,于5月初分9路向我泰西根据地扑来,企图合围我军主力。

  5月2日至8日,日军先后扫荡东平、汉上地区。面对敌人大兵压境,陈光深感责任重大,他判断日军以步步为营的方式“企图迫我退出山区,一举消灭我军”。(《1939年5月14日陈光关于泰西陆房战斗情况致朱德等电》)遂于5月10日晚召开紧急会议。经过研究,采纳了熟悉当地情况的段君毅(时任泰西地委书记)的建议,决定师直与特务营向西南东汉地区转移;津浦支队向北部大峰山区转移;冀鲁边第7团向津浦路东转移;第6支队向平阴、东阿方向转移;留第686团坚持内线作战与敌周旋。

  命令下达后,部队连夜行动。师直一路行至坟河边,发现南岸日军沿河点燃的火堆连成一线,侦察员报告敌人已到汉河南岸,并得知其它方向转移部队均受阻。陈光感到事态严峻,考虑到我军初到山东,人地生疏,部队非战斗人员比例过大,轴重部队的大批骡马目标明显,敌人有飞机,白天行动必会暴露行踪;更重要的是,师直属队是红1军团的老底子,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保留下来的我军精华;西南方向都是平原河网地区,敌人机动性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旦有闪失,无法向中央交待。稳妥的做法应是向北进人山区,依托山地,扬长避短。于是,他命令部队往北向长清县的大峰山区转移。

  5月11日凌晨,师部由特务营为前卫向北转移,北行至大董庄、黄土岭一带与敌遭遇,战斗打响。从枪炮声中判断,敌人重武器已先机展开,部队已不能北上。陈光立即命令部队向陆房地区撤退,决心依托陆房周围山地,凭险据守,待机突围。参战部队主要是师直及特务营、686团(欠3营)、抗大一分校、津浦支队、冀鲁边第7团,泰西地委、鲁西区党委,共约六七干人。陆房村位于泰山西麓的丘陵地带,是肥城县安临站镇的一个村子,该村与周围10余个村子同处一个丘陵盆地中。盆地东西宽约5华里,南北长约10余华里,盆地四面环山,西边是肥猪山,西北边是黄土岭,北边是凤凰山,东北边是东山岭(368高地),东边是蛤蟆山、常山,东南边是望鲁山,南边是鸿山,西南边是呀山。这些山高低错落,是平均高约300~400米的石山。其中,西边的肥猪山是陆房地区的主峰,海拔570米,南北长5、6华里,东西宽2、3华里,山高崖陡,是个光秃秃的石头山。在山头上可以俯瞰附近的山峰、村落、道路及河流,谁先占领了这个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陈光决定,以第686团l营、团特务连、侦察连守肥猪山和呀山,2营守黄土岭,津浦支队守凤凰山,师特务营守东山岭和蛤蟆山,津浦支队2团2营守常山,冀鲁边第7团守鸠山和望鲁山。兵力部署基本上是一线配置,师、团留有极少预备队。师部设在肥猪山东南面的小安家林,并令侦察科长李作鹏带1名参谋到l营阵地侧后建立观察所。第686团团部设在肥猪山上的簸箕掌。

  5月上旬,立夏已过,天亮得早。日军向晨雾中的陆房上空打了3发信号弹,随着猛烈的炮击,进攻开始孔不出所料,日军的主攻方向就是肥猪山、呀山阵地。特务连顺呀山山脊向西前出约6华里。在相距千米的射程上,用机关枪点射,击毙一名举着望远镜的日军指挥官,事后得知竟是这次战斗中击毙的日军军衔最高的大佐联队长,给了日军一个下马威。

  炮火准备后,在机枪掩护下,日军分路向呀山、肥猪山主阵地包抄过来。我前沿指战员,把敌人放进50米之内,随着2连长一声枪响,一个日军指挥官应声而倒,滚下山去。全连枪声大作,手榴弹成片爆炸,艰难爬到阵地前的日军顿时死伤过半。

  敌人的冲锋被打了下去,接着又是炮火轰击。这时,陈光打电话通知各部队:“我们的部队过于蟹集,被故人炮火杀伤。有的同志存有一锤子买卖的思想,只知道豁出命来拼,缺乏全局观念。”他提醒各部指挥员要全局在胸,沉着冷静。张仁初团长当即通知各营组织小部队反击,以攻为守,巧打不拼,积小胜为大胜,争取战场的主动。正说着,电话线被炸断,张团长等不及接线,对刘西元说道:“政委,我到1营去,你在指挥所掌握全盘。”说着纵身剐吓石坎,冒着硝烟飞石跑向l营阵地。他一到前沿阵地,就召集干部研究反击,要求大家避敌锐气,分散隐蔽,近距离开火。各连按要求实施反击,很见成效。

  经过几个回合攻防,尽管战斗越来越激烈,但日军的弱点也暴露出来,日军虽训练有素,武器先进,但指挥呆板,打法单一。上午10点多钟,肥猪山一线之敌的兵力超过4000人,陈光不放心1营的阵地,他简单交待了一下,把指挥所交给参谋处长王秉璋,就到前沿去了。

  指挥员亲临前沿指挥,是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团长张仁初下到1营,l营长钟炳(本)术副营长徐敬元下到2连,教导员王六生下到3连、4连。

  整整一个上午,主阵地击退了日军5次进攻。中午,日军改变战术,由轮番进攻改为集团冲锋。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日军以呀山口的石桥为突破点蜂拥而至。刘西元政委立即命令1营增援,增援部队展开猛烈反击。

  战斗已趋白热化,陈光派通讯员送去亲笔信:“命令你部不惜一切,坚守阵地。”教导员王六生看后对通讯员说:“回报师长,请他放心,人在阵地在,我们营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

  下午,敌人分两路进攻,一路仍朝呀山方向,另一路朝肥猪山主峰方向。经过激烈拼杀,686团肥猪山阵地打退了日军的第9次进攻。

  陆房东边的凤凰山,是津浦支队的阵地。从5月10日夜起,战斗就没有间断过。天亮后,津浦支队凭险抵抗,打退了1000多名日军的10余次进攻。14时许,一股日军沿凤凰山东南侧沟崖向陆房村袭来,严重威胁师部安全。于是,王秉璋立即组织所有能战斗的人员拿起武器保卫师部,另调骑兵连增援。情况十分危急,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决定由政委潘寿才带两个营守凤凰山,他带两个营下山反击日军。一阵手榴弹后,孙继先率部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这时师部骑兵连也赶到,往来冲杀,终于杀退日军,还缴获两挺机枪。

  下午约15时,陈光看到日军仍以肥猪山为主攻方向,对686团作了交待后,回到了师部,准备布置晚上突围。巧时许,日军数十人突破我东南防线,进入孟家村,也被我军1个排迅速反击回去。东线,师部特务营,发现日军小高地的火力点对我威胁很大,大胆出击,迂回接近敌人,在小高地与日军短兵相接,强攻摧毁了这一炮兵阵地,缴获两门机关炮。

  当年亲历此场景的师部秘书张秋桥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在陆房村外的小树林里,我看见陈光代师长大步走来,他敞着军衣领子,挽着袖子,右手拿着手枪,迅速走到一架刚安好的电话机那里,抓起电话机同肥猪山上的部队通话。就在这时,突然有机枪子弹射来,而且越来越近,我看见十几个鬼子正端着刺刀往这边冲,只见陈代师长冒着子弹向南奔去,一个警卫班在地坎上对鬼子还击。大概两三分钟,我军一支骑兵冲了过去,把鬼子打退。这是陈光把他的预备队骑兵连派上了用场。这个骑兵连不但把这支偷袭的小股日军打退,还乘胜猛追敌人,一直追到敌人最重要的据点安临站,给师指挥所解了围。”

  骑兵连接近敌人阵地时,突然展开,形成一个扇面,冲进敌人群中,敌兵被我骑兵追得四处逃窜,未等敌人反应过来,我骑兵已安全撤回。此举扰乱了敌人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趁骑兵连出击时,陈光调2营一部加强凤凰山阵地,其余部分后撤至箔山阵地。

  各个阵地上,八路军指战员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一分钟一分钟地坚守着。黄昏终于来临孔日军已是精疲力竭,由于不善夜战,只得逐渐收缩兵力,准备第二天再战,而我军则投人了突围的紧张准备中。

  日军停止进攻后,陈光立即召集干部会议,果断决定分3路突围,并确定了战斗序列:第686团掩护师直机关,沿呀山小路向西南方向突围,渡过坟河去东平无盐村,这一路,陈光亲率骑兵连在前开路;中路轴重部队经下庄、孙伯,渡过汶河去汉上城东;津浦支队掩护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从寨子村向南,经摩天岭、过坟河向荣华树村转移。命令下达后,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牺牲的战友被认真掩埋,重伤员被妥善安置,带不走的轴重被疏散。

  部队准备完毕,集合起来,宣布了突围行军的序列和纪律,作了严格检查。22时许,开始分3路突围。师部这一路,由刘西元率l营开路,师部居中,张仁初团长率2营、师特务营殿后。为了迷惑敌人,团里组织了小分队与敌周旋迷惑。一路上有惊无险,敌人的火堆就在附近,敌人的骑兵从我潜行的八路军部队身旁奔驰而过,敌人哨兵的喊话清晰可辨,但八路军几千人却奇迹般地从敌人的鼻子底下跳出了合围圈。

  5月12日拂晓,第115师突围部队渡过坟河,到达了东平以东的无盐村和南陶城。津浦支队、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也安全转移到汶河南岸。此时,日军的大炮把陆房周围的山打得火光冲天。当他们小心翼翼地爬上山时,却连个人影也没见到。

  日军指挥官尾高龟藏得到报告后根本不相信,亲自到陆房查看,他恼羞成怒,对陆房地区的村民疯狂屠杀,烧毁民房数以百计,杀害无辜村民126人,妄图找出我军去向。陆房人民宁可家园被毁,亲人摧难,仍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伤员。许多妇女把八路军战士认作兄弟、丈夫,有6位老大娘把战士认作儿子,78名伤员,除5名因伤势过重牺牲外,其余伤愈后全部归队,没有一名伤员被日军抓去。陆房人民与子弟兵的生死情谊至今仍传为佳话。

  陆房战斗共毙伤敌1300余人,其中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50多人,是自平型关战斗之后的又一重大战果。此役我军伤亡300余人。陆房战斗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日军围歼我军的梦想,保存了我军的精华,且极大地振奋了山东抗日军民的斗志。

来源:

作者:罗东进 陈晓星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