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联村变了
“现在欧联村党支部今非昔比,非常团结、有凝聚力、有活力。新班子上任后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修建水渠600米,修建道塘自然村水池一座,解决了用水困难;村班子筹措资金77万争取通组公路项目,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迎春镇党委书记黄守启这样介绍欧联村的变化。
迎春镇欧联村连续多年来被县委支部分类定级中为“三类”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该村被列为县里重点整顿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经过集中整顿后,呈现出生机活力,各项工作开展好,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这仅仅是宜章县整顿软弱涣散后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宜章县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村、居党组织为重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着力夯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组织基础。
仔细排查摸底子
“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排查,今年省市连续下文,县里多次要求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摸底排查,并且要求我们层层签字审查上报,我们都感觉到压力了。”浆水乡协管组织的副科级干部吴城莲说。县委组织部对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十大病症”,按照“三走访、三摸清”,即“走访群众、走访党员、走访干部,摸清班子现状、摸清问题原因、摸清群众意愿”,走访面不小于60%的要求,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全面摸底排查。对摸排初步确定的4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结合近3年农村党支部分类定级结果,逐级排查核实,最终确定3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作为重点整顿对象。
选优配强好班子
长村乡长村村党支部长期配备不齐,班子战斗力大减,各项工作滑坡,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通过支村两委换届,选出了年富力强的油站老板李书田为支书,回乡煤矿老板李军仁为村委主任,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信任的李军发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新班子上任后,计生、新农保、防汛等各项中心工作,从最初的推动不起成为了全乡名列前茅,并且积极争取环境整治项目、通组公路硬化项目工程,共投资300余万元,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工作绩效明显提高。
针对摸底调查发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支书能力差、民主意识差、社会治安差等问题,紧紧抓住支村“两委”换届契机,按照“内选一批、回请一批、下派一批”的思路,大力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全县通过整顿的35个重点软弱涣散村,共调整支部书记24人,“两委”班子成员59人,新任的支部书记或主任大多数为外出务工返乡回村的经济能人、退伍军或企业老板,有力的充实基层组织的力量。
携手共进结对子
笆篱乡副乡长李概鹏被选派到联源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帮扶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去年刚提拔,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该村因财务问题未及时清理审计到位,导致民心涣散、村级支部困难重重,支书难以找到合适的候选人。为加强对班子的领导及村情的掌控,在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村进行大走访,组织党员开展“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专题讨论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组织专门调查组进村进行财务清查、审计,缓解了党群、干群紧张的局面。并且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范农村建房等工程,动员群众捐资对垃圾进行了清理,解决了多年来难以解决的村级环卫难题。
为确保农村(社区)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整顿帮扶工作,县委结合城乡党支部对接“心连心”工程和基层党建扶贫工作,建立“3+X”定点联系和结对帮扶制度。全县共派出由1名县级领导、1名乡镇领导、1个建整扶贫队员、1名“红旗支部”或多个“一类支部”的支部书记、2个建整扶贫包村单位组成的整顿帮扶工作组,通过对接“联姻”、连点帮扶、兼任“第一书记”等方式进行限期帮扶整改。全县共派出了党员县级领导28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36名、82个县直部门单位、36名红旗村、一类村党支部书记,帮助软弱涣散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建章建制加强组织建设、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支持带动致富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调解矛盾纠纷,现实体会帮教突破思维观念。据统计,全县通过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召开村级调研会80余场,组织上党课70余次,走访人员20000余人次,共筹集帮扶资金120余万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00余人,带动发展产业项目8个,帮助建设村级活动中心2个。
来源:
作者:王英长 刘佑田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ap.yizhangxww.cn/content/2014/07/04/740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