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榜样和家风
———采访谢奴奴手记
2014-06-12 17:46:06 字号:

  采写谢奴奴和谢小龙创办野猪驯养场以后,心情还不能平静,因为还有故事没有讲完。

  这父子之间为什么会如此齐心协力、融洽默契,没有半点人们常说的那种“代沟”呢?

  因为有一个好榜样。

  这个好榜样就是谢奴奴。谢奴奴生在一个有着9姊妹的大家庭里,父母身体都不好,长子为父,谢奴奴这个老大在父亲几乎丧失劳动力以后,担起了这个大家庭的重担子。

  家在瑶岗仙镇下坪村一个青石嶙峋的穷山村,水田很少,一年到头都是靠红薯和红薯丝过日子。

  谢奴奴读到初中毕业就从事农业生产了,他要为全家11张嘴负责。这11张嘴一年要多少东西来填呀!更难的是,他要让所有的姊妹都读出书来。他咬牙苦拼,除了挣工分,业余还学会了照相、爆米花、做木工活等等。农村改革给他提供了发展的好机遇,他到供销部门帮助搞收购,后来又专业从事汽车运输,买了自己的大卡车。

  条件好了,自己本可以穿好一点,吃好一点,可以找女朋友成家,过快乐日子。他不,他照样省吃俭用。他坚持不结婚,直到弟妹们都出息了,成家了,他才成家,这时他已三十大几了。整个下坪村都传扬着他孝顺父母,关爱弟妹的佳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个大家庭乐乐和和,弟妹们努力向上,成为令人羡慕的富裕和睦家庭。

  谢奴奴对弟妹的关爱,更多的时候,表现在“严”字上。

  老八在县一中读书时,有跟人早恋的苗头,学习成绩下降了,奴奴连夜赶到学校,将弟弟带回家,他把一家人喊回来开会,让老八说清问题,然后又让老八当着父母,当着全家人写保证。老八跪在大家面前发誓,痛哭流涕:“一定以大哥为榜样,成人成才,发奋争气。”

  老八现在广东工作,假期也到大哥的驯养场来帮忙,他说,要不是大哥这个榜样做得好,对弟妹要求严,他不会有今天。

  大山卫士刘真茂多次赞扬谢奴奴在家庭敢承担,负责任的精神。他说,一个家庭一定要有一杆旗帜,家中有榜样,全家有力量。

  谢小龙说,父亲并没有刻意地教训过自己,父亲更多的是身教,是他自己做得好,做儿子的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他学。父亲不溺爱孩子,他坚持要独生儿子劳动,所有的节假日都要劳动,不能闲逛。

  “劳动才可以使人变得美好。”谢奴奴说,“靠劳动成人,靠劳动兴业,靠劳动立家。”

来源:

作者:薛云松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