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真爱托起失聪女儿的梦想
2014-05-14 16:09:29 字号:

  江梦南,吉林大学大二学生,吉大新闻网和东亚经贸新闻的采访报道成了她,品学兼优的她相继获得“东荣奖学金”、“白求恩奖学金”,还多次获得学校内部奖学金。没有听力的她,仅凭笔试成绩,英语已过四级,她下决心还要争取过六级。

  江梦南莽山乡民族学校赵长军的女儿,半岁时,一场突发的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父母赵长军、江文革整日以泪洗面,不能想象女儿以后的生活。

  在那个年代,极重度耳聋的孩子语言康复是个世界性难题,父母为了让梦南能与正常人交流,怀着对孩子深深的爱,用独特的方法教会了女儿唇语,为了能让孩子进入正常学校读书,甚至答应仅仅以旁听生的身份在校就读。

  求学的不易让她比同龄人更珍惜读书的机会,读书也更刻苦。白天,学校老师讲课多半不能看懂,怎么办?只有“笨鸟先飞先入林”了,既然孩子上课听不清,那就让她自学。赵长军与妻子商量后决定由他们自己亲自辅导梦南学习,争取走在老师的前面。他们制定计划,每天晚饭后爸爸教数学、妈妈教语文。不但如此,为了加强女儿的读唇能力,他们找来了儿童心理学和聋儿康复方面的书进行学习,训练女儿如何识别他人的口唇变化,每天定时让女儿看带字幕的电视节目。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的训练下来,孩子的阅读能力、记忆力有了惊人的提高。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小梦南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四年级暑假,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把五年级的课程学完,直接跳到了六年级。梦南的聪明,她的不服输让周围人向她竖起了拇指,赵长军夫妇一直以来的坚持也赢得了所有认识他们的人的钦佩。更令人惊喜的是,医学界认为聋哑孩子平衡能力差,很难学会游泳、骑自行车之类的运动,小梦南也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学会了!

  小学毕业,江梦南以市内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郴州市六中。去郴州读书,父母是不赞成的,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并且还是一个失聪的孩子,但梦南对父母说:“我早晚都是要离开家的,不可能一辈子都在爸妈身边,我情况特殊,很想早一点去适应社会。”父母拗不过她,同意了。13岁的梦南开始了独自生活的求学路。

  春去秋来,中考在即,郴州市教育部门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和优异成绩,准备免试录取她到市一中就读高中,但是她不愿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进入她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想以实力来证明自己。因此,市教育局又临时决定为她设置“独立考室”,也就是2007年相继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的“爱心考室”。中考成绩出来,取得了七门功课全A的好成绩,当即被郴州市几所重点中学同时录取,她自信地笑了!

  高中三年,梦南最终作为特优生进入郴州明星学校就读,在学校同样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及各方面的帮助。2010年高考573分,虽已超出一本分数线两分,但她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坚决要求复读一年,2011年,终于以615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

  如今,梦南已进入大三,她表示会更努力的学习,一定要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帮助过她的人。对于未来,江梦南有着清晰而浪漫的构思,她清楚,路很艰辛,很漫长,但她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这个普通家庭因为女儿,他们经历了一种别样的生活,因为女儿,他们体会了一种以幸福为终极的艰辛,因为女儿,他们似乎明白了生活的纯粹,这句话浓缩了这个家庭二十多年来的生活经历……(薛云松)

来源:

作者:薛云松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