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国风 党风 家风
2014-04-17 20:31:55 字号:

  我们倡导和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大体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但它们不是割裂的,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个人价值取向中,如果缺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一些美德基础,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风尚,由此,把人心凝聚起来,实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就会遇到困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细胞。家风自然会向民风辐射,民风自然会向国风延伸。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家教是我们人生教育的起点,家风是孩子成长的的环境氛围。人不论走多久,都离不开家的怀抱。一家有一家的传承,一家有一家的家风。人穷不舍志,人富不癫狂。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人人都从家里来,家风正,则孩子为人正;家风好,孩子才会学好、做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国风看党风,党风首先看领导干部的作风及其家风。我们党历来要求领导干部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搞好家风建设。在这方面,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说:“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毛泽东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于律子,他虽然对子女疼爱有加,但绝不娇惯,而是要求他们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周恩来“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他的十条家规,为我们展现了他的家风美德,更是他崇高品德风范的真实写照。“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家风问题绝非区区小事,而是事关党的事业的大事。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家风。只有家风正、家规严,才能党风正、党规严,进而才能形成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和精神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尤其应带好头,不妨从弘扬和实行良好的家风开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训、家规、家教、家道、家风,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纯,社风正,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好家风是最无价的传家宝。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出好的品格和作风、政风与民风,才能于家有福、于党有望、于国有利。(作者为县委退休干部)

来源:

作者:邓盘瑛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