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唯民魂是最可宝贵的”
2014-02-12 11:49:24 字号:

  春节,你打电话给谁拜年?

  袁贤光老人今年春节打了1021个电话,给他惦记着的孤寡老人、残疾人、重症病人、孤儿以及遭受命运意外打击的不幸家庭拜年,祝他们新年吉祥、万事顺遂。这是他每年春节的第一件大事。让人惊讶,让人感佩!一位老人的情怀里,装着多少百姓的凉热冷暖、疾苦痛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珍视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立足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怎么学习?一方面当然要好好研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典籍,要弄清儒、道、释等各家文化的奥旨深意;另一方面,还要到生活中去学习,特别是向我们身边的好人学习,去感受和领会底层大众真、善、美的深厚积存,发现美好人性的灼灼光辉。眼下正赶写关于袁老的一个长篇通讯,写作中,常常激动不已,因为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深沉博大的民魂,看到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唯一几千年不曾中断的伟大文化的根由,看到了中华民族必将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底气和自信。

  前不久,读到习近平发表于1998年的文章《忆大山》,文中扑面而来的是那种挚友之间共同的忧国忧民情怀。这种根植于中国大地的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味的大情大义,才是真正构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凝聚力。有一段话特别感人:“在我们党的政策出现某些失误和偏差,国家和人民遇到困难和灾害的时候;在党内腐败现象兹生和蔓延,发生局部动乱的时候,他的忧国忧民情绪就表现得更为强烈和独特。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种历史和文化知识,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去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的工作。”习近平在赞扬一个普通人的担当,在推崇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可贵精神。而他自己也正是从底层大众中找到了最坚实的理想和力量支撑。希望在大地,力量在大地,一个足踏大地、立身民众的领导者,又给民众以希望和信心。

  袁贤光长期来正是这样做的,像贾大山一样,在贬斥黑暗时,点亮自己心中的蜡烛;在痛斥冷漠时,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在反对腐败时,始终高举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旗帜。他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自觉担当奉献。鲁迅先生说:“唯民魂是最可宝贵的。”从贾大山到袁贤光,从一大批身边好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底层磅礴浩荡的可贵民魂。

来源:

作者:薛斌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