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书香宜章、知识宜章、创业宜章”,从2010年元月以来,宜章把中心组学习与全民学习平台结合,创建高端学习平台——“蒙泉讲堂”。如今,在“蒙泉讲堂”的助推引领下,全县形成了“讲学习比能力、讲正气比德行、讲责任比担当、讲激情比创业”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学习的多了、打牌的少了,逛书店的多了、进娱乐场所的少了,听学逐步成为一种风气、读书逐步成为一种氛围、工作竞技逐步成为一种文化,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发生明显变化。
一、学习需要高端引领,讲堂舞好龙头,让听学成为一种风气
宜章古为“楚粤之孔道”,今是“湖南南大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奇山异水、人才辈出,湖湘文化、岭南文化、西南文化相互碰撞交织,“一门三进士、隔巷两尚书”是这里尊贤重才的诠释。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变迁,人们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先进有益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并存,党员干部积极和消极心态相互交织,“被动学、片面学、肤浅学”和“学习是软任务、闲时再学”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些情况,宜章从转变学习观念入手,着力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以“蒙泉讲堂”为龙头,采取请上来“听学”与走下去“讲学”相结合等方式,打造“大学习”格局。一是坚持学习“第一职责”,向全县公开承诺“八个带头”,首先第一项:“带头坚决落实好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把学习既当成提升能力的途径,也当成一项必须的工作职责;二是坚持学习“两轨制”学习模式。即:集中扩大式—“蒙泉讲堂”和中心组学习式——五大家领导集中学习。“两轨制”使学习更科学、及时、灵活,保障每年20次以上20天以上。
“蒙泉讲堂”之“蒙泉”二字取宜章八景之一的“蒙洞泉香”,意在传承该处“养正书院”的深厚文化底蕴,以陶冶育教一代代宜章骄子,并不断发扬光大。讲堂每月一讲一专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聘请省内外专家主讲,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参与。截止2012年12月已举办了27讲28个专题,其中有“公务礼仪、执行文化、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媒体资源、健康生活方式”等各类专题,课题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宽泛,某些课题还引发了广泛思索,某些领导干部还写理论文章“抛砖引玉”研讨,网上“理论超市”每年300多篇文章共同探讨,学习、研讨、调研风气日渐浓厚,“听课去”成为了“时髦”语,“下个月讲什么课题?”成为党员干部的期待,学习研讨实效突出。
二、学风需要多措促推,研讨提升素质,让读书成为一种氛围
通过对“蒙泉讲堂”的总结思考,县委学习办推行“先听课、再讲课”,倡导“人人上讲台”,深化“蒙泉讲堂·乡镇科局版”、“书记讲党课”、“精品小课堂”、“员工大讲台”,“亮相”倒逼激励学习。各单位党员干部职工“上讲台、亮学识、展风采”,初步形成“讲学”风气,由原来的“只带耳朵”听,转变成“专心听用心记”,把“虚功”做“实”。如县委党校开设了“五个讲坛”(专家、模范、局长、书记、学员讲坛)、县物价局的“物价与民生”和县纪委的“周末小讲堂”等,让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干部相互讲课交流,县领导、科局长、乡镇、村委干部上讲台。近两年来,共有3300余人上台讲课,43950多人次聆听自办“精品小课堂”。县委业余宣讲团做好理论“通俗化、贴近化、易吸收化”转化工作,服务“宣讲辅学”,近年来县委业余讲师团推行“群众点菜、专家掌厨”课题库形式、“理论宣讲轻骑兵下乡”、“ 蒙泉讲堂·乡镇科局版”进基层,每年宣讲超100场,让干部群众学早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点。
利用“媒体”活学。将理论学习载体与大众娱乐节目结合,在县电视台创办《每周一书》栏目,破解学习途径单一的问题。《每周一书》每天用5分钟时间,每周推荐一本好书,介绍概要内容、作者情况、写作亮点等,举办读书与人生、与事业、与成长等方面的电视访谈,《每周一书》成为宜章人最喜爱的栏目;同时在《宜章新闻网》设置《网上理论超市》,精心收集选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实践文章、学习活动刊发,供大家点击阅读、学习参考,深化理论调研的公开研讨。
在“蒙泉讲堂”、“精品小课堂”、《每周一书》、《网上超市》等学习平台的引领下,“听课、讲课”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良好学习氛围逐步形成。
三、学用需要赛场考验,队伍激助发展,让竞技成为一种文化
人是有惰性的,加上领导干部的各类应酬,让党员干部“无暇”学习。针对这些特性和工作实际,宜章“量身定做”适合党员干部的学习时段和方法,以新方法助学,破解学习习惯不佳的问题。因宜章与广东交界,广东人有喝早晚茶的习惯,借鉴该习惯推出了“早晚半小时学习法”,并在2011年县委经济工作会上大力倡导。即每天上班用半小时读书阅报看网页,每晚收看央视新闻联播学时政知天下事,睡前看书阅报,“早学半小时,晚习半小时”,每天读书一小时,逐步养成天天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了良好学习方法后,宜章又举行各类学习活动,激活学习动力,开展“知识竞赛”、“晒书活动”,建设“文化长廊”“书香机关”等,亮自己“最喜欢的书、正在读的书、值得推荐的书、最想收藏的书”,在各单位庭院中,贴挂图文并茂的学习理念图牌,建文化长廊,如“职工自创作品长廊”、“廉政文化长廊”、“知识长廊”一个比学习、赛学习的氛围日渐兴起。
同时,用人导向上重视学习,拿出部分职位进行“考用”,实行“赛场选马”,把爱学习、品质好、道德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机制,形成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进退有序的管理格局。2012年全县38名教育系统科级领导干部和26名中小学校校长全部就地免职,全面推行竞争性选拔、竞聘上岗制,聘期三年。同时,还打破地域、行业、身份限制,一次拿出20名党政机关科级领导职位在全市范围内公选,吸引了来自郴州市各行各业共438名优秀人才参考,一个比学习、比素质、比品行的竞技文化已经形成。
近年来,宜章成功对接引进中化集团、中国五矿、华电集团、中信集团等央企,形成了氟化学、“5080”项目、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改等项目,吉港水泥已试产,弘源化工即将投产。承接引进了大汉集团、和一集团、保盛集团、江苏沪武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立敏达电子、信力制品、德宝科技、和田冷藏等18家重大项目落户园区投入生产。2012年宜章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快于全省、领先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6亿元,增长1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75亿元,增长38.5%;新批外资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7200万美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 4220万美元,增长90%,获得全国荣誉称号10多项,成功争取了国家粮食生产科技工程湖南项目示范区、国家资源可持续发展改革县、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莽山水库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批复。实现了产业转移承接的吸引力、支撑力、创新力和发展力大提升。
总结回顾过去,“蒙泉讲堂”开放传学。它是敞开的教室、开放的课堂,是干部群众的“公园”,是精神的“乐园”,是创新思维的“果园”,是书民学子的“家园”,传承历史、启迪未来,更多的干部群众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从饭桌、牌桌走向书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我们高兴地看到,“蒙泉讲堂”增智兴业。通过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引进新知识、新课程,搭建多视角、宽领域学习平台,增加和提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素质。
(作者:中共宜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来源:
作者:黄志莲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ap.yizhangxww.cn/content/2013/03/01/741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