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腊元陈村足够老了,600岁!
2012-01-14 09:54:48 字号:

  可腊元陈村又很年轻,600年过去了,它依然生机盎然,青春焕发。

  古村在郴州宜章县白沙圩乡,它没有江西婺源那样驰名中外。但它有着跟婺源一样的古朴厚重。

  独特的地理风貌、高超的泥塑石刻木刻艺术,难得一见的包公庙,浓郁的耕读文化和宁静悠然的生活气息……这一切,足够让你有理由来这里歇歇脚,小憩片刻。

  

 

  

 

  

 

  

 

  

 

  

 

  一村八景

  记者在腊元陈村的后面,见到了被村里人视为吉兆的后龙山。远看山上林木茂盛,山顶中凸边平,恰如明朝时期的那顶乌纱。据村里人介绍,大约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开村祖先奉调到宜章笆篱堡镇守了十年的千户陈闻中,因功封为四品都尉。功成名就的他看中了离笆篱堡四五里的此山,而且边上有一溪潺潺的流水和一片葱郁的蜡树园林,是子孙繁盛的吉兆,因而在此安家。

  在后龙山里,有一岩洞,洞内有一石柱,状若仙人,柱前有石横陈,状若棋盘。晋朝,有王质“观棋烂柯”式的神话,如若坐到棋盘边,与之对弈,会否演绎一段类似的传奇?这就是腊元陈村八景中的“乌纱展翅”和“仙人着棋”。其余六景是“音流钟鼓”、“蝴蝶联飞”、“双童论道”、“摇船进宝”、“高桂耸冠”、“白鹤衔珠”等。有去过的网友说,去腊元陈村觅古,你最好邀伴同行。要不,你醉倒在绚丽多姿的八景里流连而忘返,是极有可能的事。令人意外的是,腊元陈村竟然建有包公庙。

  小巷古韵

  进入村子,你会发现腊元陈村古民居群落保存基本完好,其建筑风格与湘南一带清代中晚期传统风格一致,一色的青砖墙小青瓦。每栋房屋,由天井、正厅、鼓扇、道齿、左右厢房组成。天井很小,一般用大块的青石砌成,晴天透光,雨天取氧;冬天得暖,夏天纳凉。一般的人家,基本上都有两栋房屋。门头上雕龙画凤、匾额金光四射的,叫主厅;旁边还有一栋房屋结构一样,但大门没那么讲究的,叫私厅。主厅是主人的长辈和主人自己居住的,而私厅,则是主人的儿女、亲戚或是佣人居住的。村里的每条巷道都没有改变当初设计者的设计,青石板与清澈的溪水并肩而行。每条小巷,都还残留着当年防盗的巷门。

  独特的门文化

  也许腊元陈村古民居的最大特点是“门文化”。门,既是一栋房子的招牌,也是一个家庭的脸面。你家的才气和财富如何,全能在你家门里看得出来。最讲究的人家,门槛是雕龙画凤的青石做的,门楣是镂空的木雕。门额上,则是内容丰富的门匾。门匾一般由砖石做好底子,成十五度角斜向上突出,再抹上掺有糯米的沙灰,然后刻写上自己喜欢的精短格言。格言有“福曜临”、“和为贵”、“谦受益”、“忠厚传家”、“忠孝持家”、“耕读传家”、“奎璧联辉”等等。而最让人吃惊的是有一家农户,堂而皇之地将“青屋藏书”写在自己的门额上!也许也不应该感到奇怪,没有人说过,书从来只是书香门第专用的。

  当然,如果门额上还加画了各种风景图案或咏物诗的,那大多家里曾经出过秀才。他们还会请技艺高深的工匠,将他们的各式艺术设想和作品,都镌刻或浮雕在石块、门楣、窗棂、墙壁、楼阁上。

  路线图>>

  从长沙坐武广高铁到郴州西,边上有天龙站,有直达班车。腊元陈村目前没有开发成景点,但可住农民家里,或住在宜章县城,每天有班车从县城直达该村。

来源:今日女报

作者:唐天喜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